周易工作室

周易聊天 – 2023 12 03

易象學之取舍(一) – 隨卦六二爻與六三爻

我們解讀卦象時, 往往在卦中出現了取舍之象, 例如隨卦六二爻係小子,失丈夫。

前者是六二爻與初九(小子)連繫, 而遠離值得信賴的九五爻(丈夫)。在春秋左傳穆姜薨於東宮筮例中, 易卜占得艮之隨, 而隨卦中的六二爻正是反映了穆姜捨棄魯國王母的身份, 而去與大臣通奸謀反,最後被囚禁在東宮及薨於此地的史實。

隨卦除了六二爻外, 六三爻也是取捨之象 – 係丈夫失小子! 六三爻捨棄遠方的初九, 而與上面九四的丈夫相連, 故此, 六三爻辭隨有求得,利貞吉。

隨卦的卦辭:[元亨利貞,無咎。]元亨利貞乃指春夏秋冬之循環, 卦象是隨時而動, 故此很多時都有取捨作出選擇。

初九爻:官有渝, 出門交有功。意思是指天下出現了變化,我們不要停留原地而要向外發展 。下卦震為出而六二爻至九四爻為艮為門,故此見出門。此刻武王伐商成功, 在選賢任能上也是要作出取捨的時侯, 最後武王與殷商的遺臣,都採納了九四爻的係丈夫而獲得成功。

周易聊天 – 2023 12 02

春秋筮例穆姜薨於東宫

艮之隨的「元亨利貞」

周易對歷史筮例的斷卦不多,但流得下來《易卜者》在演繹爻辭及對卦象的詮釋卻十分精彩。

以春秋記載的《穆姜薨於東宫筮例》為例,卜卦人是魯成公的母親穆姜,她因為不滿兒子持政,後來与大夫《叔孫僑如》通姦及謀反,東窗事發被關入東宫待審理。

她的卜卦師為她起卦得艮卦(五條爻变)之八,即是艮之隨。

艮為本卦為止也為前路不通,而隨卦卦意是元亨利貞,表面上是一枝吉利的卜卦,而易卜也說這卦要姜棠出走可保平安。

易卜對元亨利貞有這樣說: 「元,體卦震為眾善之長;亨,眾美之會; 利,以義相和; 負,幹事業的中堅」。以上的事都出現在卦上,出走才會沒有過失。

不過,穆姜對隨卦的「元亨利貞」卦辭的演繹卻有不同見解。

她說自己以下犯上謂之不仁,故此違背「元」眾善之長;她与大臣謀奪高,禍亂國家是謂謀亂,不能叫作「亨」。她做出不利自己的事連累自己故謂不「利」,失掉妻子身份去斡曖昧之事是謂不「貞」。

而此四者元亨利貞,她都沒有符合到要求的條件,因此她認為自己應受罪責斷然留下來,最後死在東宫之內。

周易卜卦五爻变是極不尋常,隨卦的下卦為震上卦為兌,震為東而兌為口或解讀為宮,而之卦隨代表未來發生之事,由此可能代表她的行為不符合隨卦的[元亨利亦]原則,最後她薨死於東宮之內。

因此,周易的斷卦非由一般文字去解讀,還要視乎客觀環境的條件。

周易星象說史話 – 前言

2023 11 17

  • 星象與變易

古人夜觀天象看見熒惑火星與歲星木星,在夜空上移動運行,因此稱它們為「行」星。

而每年隔一段時間, 例如夏天及冬天的夜空,會出現很多流星在空中飛逝而過, 故此稱之為「流」星。

不過星體運行的速度也是重点,天上絕大部份的星體都是「原地踏步」位置不变, 我們稱它為「恒」星。

而由它們連結聚集而成的星空,又稱之為「垣」,例如十國古時天帝居住的紫微垣,進行經濟交易地方的天市垣。

其後古人更將天空的東南西北四方, 再劃分為東方蒼龍, 南方朱雀,西方白虎及北方玄武廿八個星宿。

不過,天外而來的不速之客,人們稱它們為「彗星」,當彗星出現闖入紫微或太微垣時,天下多會出現動亂或災難。 其間當移動的行星進入某些恆星的範圍時,占星家又會以吉凶去解釋這些「恆常」星象。例如當月圓夜時,月亮進入畢宿必有滂沱大雨出現。

談起星象離不開說易,易也可分為三種分別是變易,不易及簡易。它們與星象中的流星,恆星及行星可有互通的關係。

[不易]是指不變的意思,例如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一樣, 這是恆常不變的自然現象。

[簡易]是簡單易明的變化,例如木星(歲星)每年行一個宫位,行完一週十二個宫位需要十二年時間。

而最難預测是[變易],它反映世間萬事萬物的不斷變化,而周易六十四卦也是以變易為主的卦象。

古人對彗星出現視為不祥,因為它会帶來災禍。但從近年天文記錄中,大家會見到每年都有很多彗星進入太陽系及可觀察到。

  • 坤卦 – 西周歷史的縮影

周易出自西周時代, 周易六十四卦的卦象,是以周族的歷史由興起至建立西周作為平台, 描述西周所面對的種種困難。

坤卦可說是西周興起的寫照,也是西周歷史的縮影,它由古公亶父遷都于周原立國(初六:「履霜,堅冰至」。)以至武王伐紂(上六:「龍戰于野,其血玄黄」。)之間的這一段歷史。

卦辭「元吉」是直指六五爻的黄裳,元吉而來。通常[元吉]指六五爻对應九二爻,不過周族採取懷柔低調,黄[裳]是為了找到平衡点的政策,係整個坤卦的重心。

而「利牝馬之貞」,反映了周族是顺應時勢而行,牝馬是一個陰從陽的概念,在此代表周族採取柔顺政策,周族當下唯有以臣下服侍君之取態。

卦辭所謂「君子有攸往」便是那有才能的周族先祖有志於建侯立國。

至於「先迷後得」,主利。這是描述周族多次遷徙的遭遇,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因避戎狄之禍,從豳遷往歧山下的周原,遂號周。

不過,西周依然遭受商朝的軍事壓迫,周王季歷更被文丁所殺。最後周族與與東面商朝決裂,文王聚合了西南方各個部落伐商。故卦辭西 南得朋,東北喪朋,安貞吉。

周易星象說史話 八個坎象 2023 11 18

  • 坎象 – 八個坎象與西周發展史

坎象出现在周易上卦有八個卦象,分別是屯、需、比、坎、井、蹇、節及既濟卦, 它們記錄了西周王朝的興起過程。

屯卦帶出周族盤古初開的困境,由初九爻辭盤桓,利居貞。說出了部族到遠方以配偶婚和親,令自己的實力擴大,與此同時也要面對敵人乘機入侵的威脅,故爻辭[匪寇婚媾]正好是周族初創時期的寫照。

周族為防備來自遠各方的馬隊侵入,因此在防禦敵人上,需要有睦鄰與聯防的戰畧,是為了防範[需卦]九三爻出現的需于泥,致寇至,被外人入侵的情況。如果可以用酒宴去維繫部落的關係, 應該是最合適的睦鄰聯防方法。 故此需卦九五爻辭需于酒食,貞吉。

為了加強部族與及諸侯間的防守協作,周族進行與各方不同部族建立聯盟,於是出現了[比卦]的結盟。卦辭﹕[原筮,元永吉。旡咎]。

爻辭﹕ [初六的有孚比之,旡咎]。由於大家彼此的互相信任,所以才能有比盟的出現, 因而真正達到卦辭的[旡咎]。

在西南面的西周由於要避開北方戎狄的侵犯, 古公亶父由豳地遷移至周原,及後西周勢力漸漸強大,季歷更打敗了北面鬼方,引起商朝王室的猜忌,商王文丁恐怕周族勢力坐大,於是騙了季歷入商地加以殺害,這段歷史片段是坎卦的由來。

而到了文王後期,西周勢力不斷擴展,令纣王產生顧忌下,竟將這位西伯侯囚禁在羑里,坎象也再次出現, 故爻辭曰﹕[習坎,入于坎窞。凶]。

文王雖然最後無恙平安返回周地,但他反而積極擴大勢力,時常與西南面的諸侯進行軍事演習,最終成為了真正的諸侯王。

文王死後武王终於要起兵伐商,他與各部族諸侯會合於牧野與紂王決戰,由於纣王不得人心,軍隊散渙兵敗如山倒,戰敗的紂王终於在鹿台上自焚而死。

武王伐商成功後是大邑商退出 , 由小邑周進入新王朝的時代。[井卦]卦辭﹕ [改邑不改井],雖然西周取代了大邑商,但民生經濟的大事是不會改變,固此有[改邑而不改井]。

不過,大邑商在國土面積及國民數目上,都比周族大及多下雙方的差距十分之遠, 此時武王要面對如何平定商遺民, 而他們不起來反抗的困局。

及後商王武庚要求保持帝号及維持封邑,令武王進退兩難,正是[蹇卦]卦象所示,前方要面對凶險的坎象,後方卻有艮山的阻礙,自己及不能向後退避的困境。

武王經過心思熟慮後,終於委曲求全作出重大讓步,因此出現九五爻辭[大蹇,朋來]。此舉令商王及臣民,與周族可以和平共存下來,故上六爻辭 [往蹇來碩,吉。利見大人]。

不過,武王早逝而昭王卻還年幼,周公唯有踐阼攝政。武王成功翦商後, 他成立三監以弟弟蔡叔霍叔及蔡叔出任監察。可惜,他們竟以周公奪位作為藉口,管叔連結霍叔及蔡叔乘機叛亂,史稱三監之亂。

周公為此東征三年,最终平定三監之亂,於是開始建新都,封賞諸侯及定禮樂。利用禮樂與封建制度,去臣服各路諸侯及商朝遺民。

而[節卦]是三監之亂後,周公認為單以武力及監察方式,不是一個長治久安的方法,因此他採用定禮樂的政策,给不同的諸侯去界定他們的地位,再以封地及人數多少去互相監視。

人無遠慮必有近憂,西周採取[封建諸侯,以屏藩周]去鞏固周族對外族的统治地位,而掌控兵力更是西周成為統領天下周王的關鍵。

為了防範諸侯会藉兵力作亂,西周在封賞諸侯的封地及人數上,需要精心策劃才能防止叛变出现,這正是[既濟卦]的含意。

狐狸喜愛聯群結黨,有如諸侯也會結聚共謀一樣,我們(朝廷)要令他們(諸侯國)像狐狸般掉入水中,由於大狐尾巴浸入水中後自顧不暇,才可令[封建諸侯,以屏藩周]的政策可以廷續下去。

周易聊天 – 2023 5 2

左傳晉文公筮出師勤王

周易的筮例用象及取象方式, 很多時都引人入勝, 其中與晉文公有關的一個筮例, 值得拿出來為大家分解討論!

此筮例出自左傳僖公廿五年, 當時周襄王被王子帶迫下台, 他逃到鄭國避難, 此時秦穆公及晉文公準備勤王, 去鄭國迎接周襄王返回周地。

此時, 晉文公的臣子狐偃認為是一個好時機, 為晉侯重耳揚名立萬, 於是向晉文公進言 : [求諸侯莫如勤王]; 意思是主動去求諸侯擁護自己, 不如直接去勤王, 迎接在鄭國避難的周襄王回朝, 反而會受到諸侯們的擁戴。

於是卜偃為晉文公起筮, 求得大有卦, 而三爻爻動後得之卦為睽卦, 他立刻說此卦是個大吉象, 因為是大有卦的九三爻 -[公用享於天子]之卦。

其言曰 : [戰克而王饗 , 吉孰大焉。且是卦也, 天為澤以當日, 天子降心以逆公, 不亦可乎? 大有去癸而復, 亦其所也。]

戰克而王饗 , 吉孰大焉

解象:此說由九三爻而來, 象徵打了勝仗後, 天子(離象)設宴(兌象), 由九三至六五爻為兌卦, 以表達文王的功績;  在此可解讀為因為戰勝而得到天子的宴請(饗宴), 故此一定是十分吉利的!

且是卦也, 天為澤以當日, 天子降心以逆公, 不亦可乎?

解象: 天為澤是指由大有卦的下卦乾象, 轉成履卦的上卦乾, 與由睽卦下卦兌象, 轉至履卦下卦兌象而來的卦 – 履卦。 [當日]是指大有與睽卦的上卦離象。有點像天子(離象太陽)迎接下面的臣子(兌象為澤), 豈不是現在晉公去迎接襄王的情況一樣呢 ?。

大有去癸而復, 亦其所也

解象:周王室原來是興盛的(大有卦); 但是由於周襄王與王子帶反目而出走鄭國(睽卦), 現在晉侯迎接他送返原地, 正好是大有卦變了睽卦, 再由睽卦轉變回大有卦嗎?

由這個筮例可見, 周易的斷卦可以由本身卦象(大有), 卦名及演變後的卦象(睽卦)互相比較(履卦), 再按當時的環境去演繹, 稍後我會用夬之困卦, 去解讀香港近日的疫情變化!

易經聊天室 2023 4 7

周易與人工智能 – 蠱卦

人工智慧(Al)近期熱賣,它以「符號主義,又稱邏輯主義)為主,因它認為人的智慧來自邏輯推理,世界上所有資訊都可以抽象為各種符號,而人類的認知過程,可以看作運用邏輯規则,去操作這些符號的過程。

中國易經的六十四卦,也許是最早期的符號主義產物,古人認為世界萬事萬物,可以藉由八個符號的卦象,根據不同的组合及自身屬性,透過邏輯推理去解釋萬事萬物。

很多學習周易六十四卦的朋友, 雖然對易理都有深入的認知, 但對於如何應用卦象(符號)的相互邏輯作斷卦, 相信大都視此為畏途, 就以蠱卦為例, 表面上看是不利求占的卦象, 因為卦象蠱的意思已經反映了整件事的敗壞特性 – 符號主義。

不過, 由春秋筮例得出的結果, 卻是大利占卦的一方, 因為占卦人(卜巫)以卦象去解構整支卦的卦意, 包括伏象, 參象, 互象及組合象去分析整件事。這些筮例的易象取自六十四卦, 但又跳出了[符號主義]的單純以邏輯去推斷卦意。

卜筮的後期演變其實是人工智能的聯結主義, 一種藉由感知上天的智能結合又而來, 而斷卦者不斷學習及模仿來自上天的思考模式, 透過卦中的不同卦象組合, 去演繹來自上天顯示的喻意, 可以說斷卦者是學習了上天的智慧(聯結主義)再將它展現出來。

以蠱卦為例, 它曾在秦穆公伐晉的筮例出現, 在魯禧公九年, 晉國國君夷吾因見秦國連年出現旱災及飢荒, 不斷進犯秦國令秦穆公出兵討伐, 而在秦國出征前, 卜巫為秦國占得[蠱卦], 認為這是吉利之卦象。

筮例如下: 故秦穆公伐晉, 卜徒父筮之, 吉。涉河, 侯車敗, 詰之, 曰:[乃大吉也, 三敗必獲晉君, 其卦遇蠱, :[千乘三去, 三去之餘, 獲其狐雄。夫狐蠱, 必其君也。 蠱之貞, 風也; 其悔, 山也。歲云秋矣, 我落其實而取其材, 所以克也。實落材亡, 不敗可待!]

在筮例中見卜巫以震象為主, 由於戰事或開戰以震象代表諸侯, 而蠱卦的九三至六五是震卦, 加上下卦巽象的伏卦為震象, 由此卜巫以下卦卦象代表己方去推算戰果。

不過巽象為戰敗之象, 反映秦兵於前三次出戰時侯不能成功, 直至經國三次出戰後, 去到第三爻的震象(九三爻至六五爻)的初爻, 此時剛好是三去(即三次退敗)。

由互象九三至六五爻也為震象, 而震為巽卦的伏象, 卦象代表出戰勝利的表徵出現眼前, 卜巫再以下卦(內為貞)的巽風代表秦國,上卦(外為悔)的艮山代表晉國。

由於正是秋天, 秋風吹動對方晉國上卦(外為悔)的山, 令山上的果實(秋收時份)落下, 加上艮象為雄狐, 雄狐乃群狐之首領, 以此為取象代表彼方的首領倒下落下來, 從而判斷秦國最後獲勝 !

由這個筮例可見, 習易(六十四卦)是需要在取象上下功夫, 非一般以義理或象數易的方法可以做到, 難怪西漢京房不跟隨師父焦廷壽的周易, 改以自創的納甲五行方式去解卦, 避了周易不用五行生剋,及難以掌握取象個中奧妙之處 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