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智能的星空

edmund@ectraining.com.hk

Facebook – Chi Man Edmund Chan

Introduction

歡迎大家來到AI智能的星空網站

周宿鼎 – 周易與天文愛好者, 喜愛研究歷史, 中西占星學及玄學. 工商管理碩士及會計師, 在核數行業有多年經歷, 由於工作關係接觸到不同中小企業, 非謀利團體至跨國企業.


Welcome to the AI , I Ching and Astrology (天星) Website

周宿鼎 – Enthusiast of busines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astronomy. Passionate about studying history, the I Ching (Book of Changes), and both Eastern and Western astrology. Holds a Master’s degree in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and is a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. With decades of experience in the auditing industry, he has worked with a diverse range of organizations—from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and non-profit organizations to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..


周易星象說史話 – 作者周宿鼎

  • 坎象與西周發展史

周易六十四卦出現, 是以西周與殷商歷史為平台而寫成

而坎象出现在周易上卦有八個卦象,它們分別是屯、需、比、坎、井、蹇、節及既濟卦, 而這八個上卦含有坎象的卦, 記錄了西周王朝在興起過程中, 所遇到種種的困境及如何面對 !

中國玄學哲理多面體

中國玄學哲理多面體 – 內容

周易星象與西周歷史縮影

在周易星象說史話中, 文章提及坤卦為西周歷史縮影,描述周族從古公亶父遷都到武王伐紂的過程,反映周族多次遷徙與抗爭,最終建立西周王朝 。

坎象出現在多個卦象中(屯、需、比、坎、井、蹇、節、既濟),記錄西周王朝的興起與挑戰,如屯卦反映初期困境,蹇卦描述伐商後的和平與困局,節卦與既濟卦則講述禮樂與封建制度的維持 。

整體而言,本文透過星象與《周易》卦象的象徵,結合歷史與軍事事件,呈現了西周王朝的興起歷程、經濟利益的角逐,以及部族結盟與防禦策略的深刻意涵,展現古代中國天文、占卜與政治軍事的緊密結合 。

坎象與西周建國

(一) 西周之旅由屯卦開始

(二) 需卦與室宿防禦工事

(三) 比卦與畢宿結盟抗商

(四) 井卦與井宿的民生經濟

(五) 坎卦與危虛二宿与文王共生

(六) 蹇卦 与 斗宿 – 武王面對進退兩難困局

(七) 節卦與翼軫二星宿 – 周公定禮樂与封建制度

(八) 既濟卦與尾宿的封建諸侯政策

周易星象說史話 – (八之一)

西周之旅由屯卦開始

屯卦與西周之旅的關係,是《周易星象說史話》中一個重要的主題,用來描繪西周王朝初期的艱難創業歷程。以下是重點整理: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🌌卦的象徵意義

• 卦象組成:屯卦由上卦坎(水)與下卦震(雷)構成,象徵困難中孕育新生。

• 卦辭解讀:「元亨利貞。勿用,有攸往。利建侯。」表示雖處困境,但有利於建立邦國。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🐎 西周之旅的起點:婚媾與結盟

• 婚媾策略:周族透過與外族通婚(對偶婚)來擴展勢力,也面臨劫奪婚的威脅。

o 六二爻:「匪寇婚媾。女子貞不字,十年乃字。」描繪女子不願嫁,反映通婚困難。

• 逐鹿中原的野心:

o 六三爻:「即鹿無虞,惟入於林中。」暗示周族有問鼎天下之志,但缺乏領導者。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🛕 星象與屯卦的對應

• 牛宿與女宿:屯卦與牛宿、女宿星官相關,象徵婚姻與農耕。

o 牛宿中的「織女」星官代表婚姻中的女子。

o 女宿中的「十二國」星官象徵春秋戰國的諸侯國,反映部族間的聯盟與衝突。

• 九次星官:位於牛宿與女宿之間,象徵周族遷徙後的新發祥地。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🔥 鼎象與建國意志

• 屯卦的卦象形似鼎,與鼎卦相連,象徵周族建國的意志與問鼎天下的目標。

• 鼎在中國文化中代表政權與王朝的合法性,屯卦因此也象徵西周的王朝起源。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這段歷史與卦象的結合,不僅展現了周族的政治策略與文化信仰,也反映了古人如何透過星象與卦辭來記錄歷史與天命

周易聊天室 -需卦與室宿

周易星象說史話 – (八之二)

在《周易星象說史話》第四課〈需卦與室宿星象〉中,需卦與室宿在西周史中具有深刻的象徵與歷史聯繫,主要體現在軍事防禦、星象佈局與政治策略三個層面:

🛡️ 1. 需卦象徵西周的軍事防禦精神

– 卦象:上坎下乾,象徵「水在天上」,暗示險境在前,需等待時機。

– 卦意:反映周族在面對外來敵對部族時,需上下同心、堅守防線,才能保住實力。

– 爻辭如「需於郊」「需於泥」「需於血」,分別象徵敵人由遠而近的入侵過程,呈現出防禦戰線的演變。

🌌 2. 室宿星象與需卦軍事場景的對應

– 室宿位於東方蒼龍七宿之一,象徵軍事防禦與帝王行宮。

– 星官如:

– 壁壘陣、羽林軍、八魁:象徵防禦工事與近衛軍。

– 螣蛇、閃電:代表敵方的攻擊力量,螣蛇為北方玄武的化身。

– 離宮:帝王休閒之地,與需卦中九三至九五構成的離卦相呼應。

🧭 3. 歷史背景與外交策略的呼應

– 需卦的「需待險境來臨而應對」之意,與西周的外交策略「遠交近攻」相符。

– 書中引用《戰國策》中燭之武退秦師的故事,將需卦初九「需於郊,利用恆」比喻為鄭國作為軍事前線,提供後勤支援,避免秦國被晉國牽制。

– 這種策略正是需卦所強調的「有孚、光亨、貞吉、利涉大川」的智慧展現。

🧠 總結:需卦與室宿的歷史意涵

| 元素 | 需卦| 室宿 |

|——|——|——–|

| 象徵 | 防禦、等待、團結 | 軍事陣地、敵象星官、帝王行宮 |

| 歷史意涵 | 周族防禦外侮、外交策略 | 星象反映戰場佈局與王者活動 |

| 卦與星象對應 | 九三至九五形成離卦 | 離宮星官象徵帝王活動空間 |

周易星象說史話 – 比卦與畢宿 (八之三)

比卦與畢宿星官的結合,不僅是卦象與星象的對應,更是對西周初期政治、軍事與外交策略的象徵性描繪。

它們共同呈現了周武王如何透過結盟、軍事演習與外交手段,建立穩固的統治基礎並成功推翻商朝。

比卦與畢宿星官在《周易星象史》中展現了深刻的象徵意義與西周歷史的聯繫,以下是它們之間的關係整理:

🌌 比卦與畢宿星官的象徵關係

比卦主題:結盟與團結**

– 比卦象徵部族間的結盟與互助,強調「有孚比之」即信任為基礎的聯盟。

– 卦辭如「王用三驅」描繪古代軍隊狩獵演習的場景,象徵軍事檢閱與團結行動。

畢宿星象:冬季狩獵戰場**

– 畢宿位於冬季夜空,是古代中國星空中的西北戰場象徵。

– 星官如「五車二」代表五種兵車,呈現三軍列陣的形象,與比卦中的「三驅」相呼應。

– 星象中還包括「諸王」、「天街」、「天命」、「天節」等,象徵諸侯會盟、外交使節與軍事行動。

🏯 西周歷史背景的呼應

武王會盟與牧野之戰

– 比卦與畢宿的星象共同反映周武王召集諸侯、誓師伐商的歷史事件。

– 武王初繼位時,透過會盟鞏固諸侯支持,象徵「比之自內」與「外比之」的卦意。

– 最終牧野之戰成功,周軍與諸侯聯軍擊敗商軍,印證比卦「顯比,王用三驅」的軍事勝利象徵。

星象作為歷史舞台

– 畢宿的星官如「天街」與「天關」象徵中外邊境與外交通道,與比卦中的「不寧方來」相呼應。

– 「九州殊口」星官代表翻譯官,暗示多族群交流與結盟的複雜性。

🧭 比卦卦辭總覽

**卦辭**:「吉。原筮,元永吉。無咎。不寧方來,後夫吉。」

– 此卦象徵部族結盟,強調信任與合作。

– 「不寧方來」暗示外部動盪促使部族尋求聯盟。

– 「後夫吉」表示即使晚加入聯盟,也能得吉利。

– **九五爻「王用三驅」**與畢宿星官中的「五車二」相呼應,象徵三軍列陣狩獵,實為軍事演習。

– **初六爻「有孚比之」**對應比卦卦辭「無咎」,象徵信任促成結盟,與西周武王召集諸侯誓師伐商的歷史相符。

– **上六爻「比之無首」**警示若無武王這樣的盟主,結盟將失去方向,暗示領導的重要性。

周易星象說史話 – (八之四)

井卦與井宿的民生經濟

在《周易星象說史話》中,井卦與井宿與西周歷史的關係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:

🌌象與歷史的對應

*井宿的位置與象徵:

– 井宿又稱「東井」,由八星組成,周圍有「積水」、「冰府」、「北河」、「南河」及「四瀆」等星官,象徵中國四大河流的精華。

– 井宿被視為水源之地,是兵家必爭之地,與民生和經濟息息相關。

井卦的卦象與意義:

– 井卦由上坎下巽組成,坎象徵水與險,巽象徵風與流動,卦辭「改邑不改井,無喪無得,往來井井」強調政權可以更替,但民生經濟的根本不應改變。

– 象徵西周在取代商朝後,雖然政權更迭,但仍需維持原有的經濟模式與民生穩定。

🏛️ 西周歷史背景與井卦的呼應

– **武王伐紂後的民生挑戰**:

– 西周取代商朝後,面對大量商朝遺民的糧食與生活問題,武王開倉派糧,展現井卦「井澤不食 → 可用汲 → 食」的演變,象徵由經濟困境到民生改善的過程。

**姜太公與井國的淵源**:

– 姜太公(姜尚)出身於井國,井國是殷商「井方」世族的後裔,曾協助武王伐紂,顯示井宿與西周政權有深厚的歷史連結。

**融合商民與周族的經濟策略**:

– 井卦九三爻「井澤,不食,為我心測,可用汲。王明,並受其福」反映西周積極融合商民,透過祭祀與政策促進經濟共融。

# 🔄 星象與卦象的象徵意義

| 元素 | 象徵意義 | 歷史對應

|————|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|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

| 井宿 | 水源、經濟命脈、兵家必爭之地 西周初期民生與經濟重整 |

| 井卦 | 經濟穩定、政權更替不改民生 | 武王開倉賑災、融合商民 |

| 姜太公與井國 | 井宿的歷史人物連結 | 協助武王伐紂,象徵井宿出豪傑 |

🔍 歷史背景補充

• 初六至九三:反映西周剛取代商朝時,面對龐大商民群體的糧食與生活問題。武王開倉派糧,象徵由「不食」到「可汲」的轉變。

• 九五與上六:代表政策成功,民心歸附,經濟穩定,社會和諧。井卦的演變正是西周從政權更替到民生安定的歷程。

爻位 爻辭 歷史對應與象徵

初六 井泥,不食。昔井無禽。

象徵西周初期經濟困窘,井底乾涸如民生凋敝,商民尚未融入新政權,民生無以為繼。

九二 井谷射鮒,甕敝漏。

經濟略有起色,但資源有限,政策執行不當(如甕破漏),民生改善仍受阻。

九三 井渫不食,為我心測,可用汲,王明,並受其福。

周王對商民未融入感到憂心,透過祭祀與政策鼓勵融合,象徵西周積極推動經濟共融。

六四 井甃,無咎。

經濟基礎開始修復,象徵商民與周人開始合作,社會逐漸穩定。

九五 井洌寒泉,食。

民生經濟好轉,商周融合成功,井水清洌可食,象徵政策見效,百姓得益。

上六 井收,勿幕,有孚,元吉。

不應封閉井口,象徵政權與民心相通,政策透明,民生安定,吉祥之象。

周易星象說史話 – (八之五)

坎卦與危虛二宿与文王共生

坎卦、危宿與虛宿在《周易》與星象文化中,與西周歷史有著深刻的象徵與聯繫,尤其是與周文王被囚羑里的事件密切相關。以下是它們的關係與意涵:

🌌宿與虛宿的星象意義

**虛宿**:掌管哭泣、墳墓與死喪之事。星官中有「哭」與「泣」星,象徵哀悼與悲傷。

**危宿**:包含墳墓與虛梁星官,虛梁象徵王室陵園;危宿中有人星官,代表百姓對文王的愛戴與哀悼。

這些星象在天文記載中被視為反映人間重大事件的象徵,尤其是與王室命運相關的星宿。

🧿 坎卦與周文王的歷史背景

坎卦象徵險境與困難,與周文王被囚羑里的歷史事件相呼應:

初六爻:「習坎,入于坎窞。凶。」象徵文王陷入險境,憂懼重蹈其父季歷被殺的命運。

九二爻:「坎有險,求小得。」暗示賢臣閎夭與南宮括以金錢(天錢星官)與土地賄賂商朝讒臣費仲,試圖救出文王。

六四爻:「樽酒,簋貮用缶。納約自牖,終無咎。」周人祭祀祈福,盼文王平安歸來。

九五爻:「坎不盈,祗。既平,無咎。」象徵文王終於獲釋,安然返回周地。

🪐 星象與歷史的交織

– 虛宿中的[哭, 泣星官]與[天壘城]象徵百姓哀悼文王被囚。

– 危宿中的[人星官]與[天錢星官]象徵百姓愛戴文王,願意傾財救君。

– 坎卦的爻辭與星象共同描繪了文王在羑里受困、百姓哀悼、賢臣救援、最終獲釋的歷史過程。

周易星象說史話- (八之六)

蹇卦 与 斗宿 – 武王面對進退兩難困局

蹇卦與斗宿的星象關聯,正好映照出西周初期在翦商之後所面對的政治僵局與文化融合挑戰。這段歷史不只是卦象的抽象哲理,更是星空下的真實人間劇場。讓我們來拆解這三者之間的深層連結:

### 🌌 斗宿星官:象徵商周交替的星空舞台

斗宿是北方玄武七宿的首宿,夏夜可見六顆亮星如勺形排列。其內含多個星官,與西周歷史密切相關:

| 星官名稱 | 象徵意義 | 歷史對應 |

|———-|———–|————|

| 天雞 | 商族圖騰「玄鳥」 | 商朝遺民的文化身份 |

| 狗國 | 封建功臣之地 | 周武王分封以圍堵殷商遺臣 |

| 天弁 | 市場管理官 | 表徵政治與經濟制度的重建 |

| 建星 | 曆法與政令之門 | 象徵新政權的秩序與時間掌控 |

🧿 蹇卦卦意:政治僵局中的智慧抉擇

蹇卦卦象為「水山蹇」,上坎下艮,象徵前路險阻、進退維艱。卦辭強調:

– **「往蹇,來譽」**:放下堅持,換取對方認同與和平。

– **「利見大人」**:需要有德者出面調解,化解死結。

這正呼應西周初期武王面對商王武庚要求繼續稱王的困局。武王雖已勝商,但商族人口眾多、文化根深蒂固,若強硬壓制,恐引發更大反彈。

🏯 西周歷史背景:蹇卦的真實寫照

在文獻中提到:

– 武庚要求保留「天子名號」,與武王形成政治僵局。

– 武王採取「封建諸侯、以屏藩周」政策,分封功臣於商地(如狗國),以監控殷商遺民。

– 最終武王選擇讓步,收復商遺臣,化敵為友,獲得民心與稱譽。

這一系列策略,正是蹇卦所倡導的「退一步,海闊天空」的智慧。

✨ 星象與卦象的交融

斗宿中的「天雞」象徵商族文化,「狗國」象徵西周的政治策略,而蹇卦則提供了處理這場文化與權力交鋒的哲學指引。星空不只是神話,它是歷史的隱喻,是政治的鏡像。

周易星象說史話- (八之七)

節卦與翼軫二星宿 – 周公定禮樂与封建制度

節卦與翼軫星官在西周歷史中扮演了極具象徵與實質意義的角色,特別是在政治治理與文化政策方面,反映了周公在三監之亂後的深思熟慮與制度創新。

🌟卦的象徵與政治意涵

節卦卦辭:「亨。苦節不可貞。」

這句話揭示了治理的哲學——節制是必要的,但過度則會導致僵化與失敗。

**歷史背景**:

– 武王早逝後,周公攝政,面對武庚與管叔、蔡叔發動的三監之亂。

– 周公平定叛亂後,意識到原先「啟以商政」的監察政策過於嚴苛,導致人心不穩。

**節卦的政治轉化**:

– 周公提出「定禮樂」政策,作為懷柔手段,取代過度監察。

– 禮樂制度不僅安撫商朝遺民,也穩定諸侯,鞏固周室統治。

– 卦中「甘節,吉。往有尚」象徵以柔治剛,取得政治上的亨通與尊重。

🌌 翼軫星官的星象與文化象徵

翼宿與軫宿是西方白虎七宿的尾部,與節卦的理念相互呼應,形成天文與政治的雙重象徵。

**翼宿:禮樂之府**

– 《晉書·天文志》記載翼宿為「天之樂府俳倡」,象徵中原文化的禮樂制度。

– 當外邦來朝時,以歌舞展現中原文明,強化文化自信與外交影響力。

**軫宿:軍政之府**

– 軫宿主冢宰與車騎,象徵軍政大臣與軍事行動。

– 左轄與右轄分別代表異姓王與同姓王,暗示三監之亂中的武庚與周王室兄弟。

– 軫宿下方的「青丘」代表南方蠻夷之國,軍門與土司空星官象徵防禦體系。

🏛️ 對西周歷史的深遠影響

| 項目 | 節卦與翼軫星官的影響 |

|——————|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|

| 政治治理 | 從嚴苛監察轉向禮樂懷柔,穩定人心與諸侯關係 |

| 文化建設 | 禮樂制度成為中原文化核心,提升文明形象 |

| 軍事防禦 | 軫宿象徵軍政體系,反映對蠻夷與叛亂的防範策略 |

| 星象與制度連結 | 星官象徵制度角色,天文與政治形成互為表裡的格局 |

這種星象與卦象的結合,不只是神話或占卜的象徵,更是西周政治哲學與文化治理的具體體現。

周易星象說史話 – (八之八)

既濟卦與尾宿的封建諸侯政策

既濟卦與尾宿在《周易星象史》中被巧妙地結合起來,成為解讀西周初年歷史的重要象徵。這種結合不僅是卦象與星象的對應,更是對西周政治策略與文化意圖的深層詮釋。

在《周易星象史》這本書中,**既濟卦**與**尾宿**有密切關聯。

📘 **尾宿與既濟卦的象徵意義:**

**尾宿**是蒼龍七宿之一,位於銀河之中,擁有「天江」星官,象徵天上的江河。

– 在尾宿中還包含「魚」與「龜」星官,代表水中生物,與既濟卦的「渡水」意象相呼應。

– 尾宿的「尾」也與既濟卦初爻「濡其尾」形成象徵上的連結,書中指出這是狐狸尾巴浸濕的形象,用來比喻削弱敵方勢力。

🔮 既濟卦的卦象與歷史背景

**既濟卦**是周易第六十三卦,象徵「渡水成功但未完全安穩」。

– 卦辭「既濟,亨小,利貞。初吉終亂」暗示西周初期的封建制度雖然有效,但終將面臨諸侯叛亂的風險。

– 書中指出,既濟卦的歷史背景是武王翦商成功後,開始分封諸侯、建東都,實現「封建親戚,以屏藩周」。

🧭 星卦結合對西周的象徵意義

| 元素 | 象徵意涵 | 對西周歷史的影響 |

|————–|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|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|

| 尾宿「天江」 | 銀河水象,與既濟卦的「渡水」意象相符 | 象徵武王渡過政治險灘,完成翦商大業 |

| 「魚」「龜」 | 水中生物,象徵潛藏力量與占卜智慧 | 暗示周人需謹慎行事,依靠神意與民心 |

| 「尾」星官 | 象徵狐狸尾巴,與卦辭「濡其尾」相呼應 | 比喻削弱諸侯勢力,防止叛亂 |

| 「神宮」 | 諸侯商議之地,與分封制度相對應 | 象徵周公分封諸侯,建立政治秩序 |

🏯 歷史連結與政治策略

– 武王成功翦商後,透過分封制度穩固政權,但也埋下諸侯割據的隱憂。

– 書中以「濡其尾」比喻削弱諸侯兵力,使其無法反叛,正是西周初期的核心策略。

– 尾宿的星象提供了天象上的支持與象徵,強化了既濟卦的政治寓意。

這種星卦結合的解讀方式,不僅讓《周易》卦象更具歷史深度,也讓西周的政治智慧與文化策略在天象中找到呼應。

廿四節氣 – 驚蟄 2025 3 5

今天是廿四節氣的驚蟄, 俗語說[春雷響, 萬物長]。詩人陶淵明有詩曰: 促春遘時雨, 始雷發東隅,眾蟄各潛駭, 草木縱橫舒。而(月令七十二候集解)對驚蟄命名由來有此說: [二月節, 萬物出乎震, 震為雷, 故曰驚蟄。]

[驚] 在說文解字解釋說: [驚, 馬駭也]。形容它是馬突然嚇倒,狂奔的樣子。再來看[蟄]字,它的解釋是: [藏也, 從蟲, 執聲。] [蟄]就是昆蟲保存體力, 節省能量消耗,熬過寒天出去覓食的狀態。

由七政的驚蟄日星盤可見, 月亮(太陰)入畢宿, 而月離於畢表示將有大雨出現, 月孛相合福點於大角及角宿一星官位置, 都是比較特別的星象, 由於孛與福點相交, 禍兮福之所倚, 福兮禍之所伏!

美國今天開始加徵加拿大, 墨西哥與中歐關稅, [關稅]正是象徵[驚蟄]萬物蟲生, 舉世震動之象, 誰敢不從呢 !

立春八字箇中玄機 2025 3 2

《支受干生名曰寶》

今年立春八字是乙巳 戊寅 癸卯 癸亥,月柱与日柱的天干地支,分別是癸水,寅与卯木。

通勝中春牛圖首兩句曰:「流年乙巳木兼火,支受干生名曰寶。」地支的卯寅木,受天干癸水所生,此乃由上天賜予寶貴的恩物。

由於春屬木而木受水的滋養,對農作物而言是收穫的一年,加上乙巳年天干為乙木,從第四句《三秋成實知於早》反映出來。

而地母經:「秋冬五穀倍,稻麥豐燕齊。」又地母曰:「夏裡麥苗秀,三秋成實肥。」都是講述今年有收成。

故此,通勝以立春八字中的五行,來推算乙巳年的農耕收穫,通過簡單的五行運算,去解讀天干地支生剋与農收的關係。

不過,今年物價騰貴卻由「天蟲筐內走,蠶婦哭葉貴」反映出來。天蟲指害蟲,通勝從何可得知《筐內走》?

寅申巳亥乃四驛馬,如今地支出現「巳寅亥」,「巳」為蛇即蟲也,「寅与卯」木為筐,故有天蟲筐內走。

此文纯屬文字推理,不可就此作準!

星象周易愛好者之立春

今天是廿四節氣立春,中國人認為陰陽主宰天地萬物,冬至陰氣極致陽氣開始萌生,立春時分陽氣令萬物蠢蠢欲動,春字源自蠢,自為春時之始。

立春第一侯「東風解凍」,東是春天的方位屬木,木能生火,故寒冬解凍是萬勿復甦的先聲。今年乙已木火年,立春是重要的日子,月令為戊寅,日元為癸卯,地支寅卯屬木是有利的。

中國人傳統早在三千多年前,以《元亨利貞》代表春夏秋冬四季,也代表週而復始,川流不息。

「元」為春之源頭,財「元」廣進,花開富裕,精神爽利。「亨」為夏至欣欣向榮之火象,萬物亨通成長。

秋來五縠豐收,禾稻正值收成期,農夫利用廉刀收割,故「禾」+ 「刀」為「利」,故此,新年祝賀語必見利字,工作顺利,精神爽利。

新年派「利是」的「利」便是由此而來,秋字禾+火因木生火通明,周易中每見《利見大人》,更是吉祥之語。

冬天萬物蕭條,冬至乃艱難時期,卜人以龜貝問來年運程,故古時開始,卜人年初到廟宇問卜,此之謂「貞」耶?

非也,「貞」為堅持不屈服於寒冬,有迎難而上之意,只要堅持下去,春天到來後,又是一個好的開始。

甲骨文的龟卜考證[婦好] – 2024 8 6

今期的「中華遺產」什誌,考古內容提供的資料及出土文物相當珍貴。尤其商代的中興關鍵人物婦好的文物記錄。

婦好是商王武丁的正妻,在商代歷史中,婦好是商朝中興的重要人物,從她死後獲得商王室的厚葬及陪葬品可見一斑。

考古學家在出土的甲骨文占辭中,更發現有很多證據,支持後世歷史學家對她的看法。

在近年出土的甲骨文上,發現商人在龟背上刻上二十四節氣与五行八卦,在龟腹则刻上天干地支。

商人在進行龟卜十分嚴慬,整個龟卜過程由選材作祭祀備用,整治龟殼,鉆与齒制作兆紋,燒灼龟壳產生兆纹,再由貞人觀察各部分的姿態判斷吉凶。

由婦好墓出土的甲骨卜辭,可由示意圖中見前辭,命辭,占辭与驗辭四個步驟。

正貞

前辭:甲申卜,殼貞。

在甲申日問卜指明時間,地点和誰人占卜。

命辭:婦好娩,女力?

記述要占卜的事曲,往往正反對貞。

占辭:王占曰:其唯丁娩,女力,其唯庚娩,引吉。

觀察卜兆,判斷吉凶,并記述占卜結果。 王占指由商王說出占算,婦好今次婚娩有危險嗎?她下女孩,應會在庚日出世,吉祥。

驗辭:三旬又一日甲寅娩,不女力,唯女。

占卜驗証了她在甲寅日生下女兒,而婦好沒有生命危險。

不過,這次占卜的结果由商王代天帝發言,並非由貞人所卜,因為商王認為自己可以代表天帝。

陰符經與易傳繫辞…時物文哲理 ()

愚人以天地文理聖   我以時物文理哲。

很多學術數及哲學的朋友,都曾經會對玄學,哲學或天星科目,有些茫茫然不知從何入手,甚或知其深奧而有莫测高深之感。

而陰符經下篇第六章,就有解釋一般人為何膜拜學問,因他們只以天地文理<聖>。 即是以為玄哲是神聖不可知。其實天地中有它的文,有它的理。

《中庸》叫文理密察,愚笨的人覺得太高深了,不是人可觸及到,所以除了拜服之外,沒有任何質疑,也會想到提升自己的智慧。

因愚人不知天地之理,認為這是聖人才懂得的,沒法想像別人如何辦到的。

可是《陰符經》的作者透徹瞭解了,就像《孟子》所說的「舜何? 人也; 予何也。有為者亦若是」; 人可以自强不息,人人可以為堯舜。

「我以時物文理哲」,作者發現這些道理是可以通過「時物」來學習,探究真相及追尋而獲得到的。

很多的「物」之所以有意義,有成就,完全跟「時」有關,一方水土一方人,時代會創造出這個物,那個物,當沒有「時」或者「時過了」,那就什麽都不是了。

所以不講聖,而講哲,因為這裡面是有哲理,即道可道,非常道。我們懂得掌握天則,而天則不是那一個人的專利,「我以時物文哲理」,有為者亦若是呀!

故此陰符經第七節曰: 「人以奇其聖,我以不奇其聖。」作者承認聖,有成就,但沒有什麼好奇怪的,只要掌握他的心法。已經成功的人沒有什広了不起,只是我還沒成功而已,但我們也在朝成功的方向,你哪裡也不比他低。

我以不奇其聖,這樣的人才可以做到平淡心境,不要少見多怪,要是缺乏上進自强的心,老是希望從别人身上得到,到最後你都是像離卦那樣,突如焚如被突如其來的火燒光,一無所有。

陰符經與易傳繫辞 ()

雖然我們無從考究[陰符經]的出現有多早, 但此書很有時代感, 危機感, 看透了社會的亂象和動盪. 講賊, 講盜, 講殺機, 還講了[機]。中國的文化特別重視[機], 像易經及道德經都講機, 易經更強調極深而研機﹗

而「機变」是陰符經給我們一個十分重要的信息,因為在陰符經上篇, 提到[天發殺機, 移星易宿; 地發殺機, 龍蛇起陸; 人發殺機, 天地反覆]; 而繫辭的《陰陽不測之謂神》,正好是以觀「機变」的好註解。

天機經(敘言三)原文 如下–

《是以聖人保之於靈台,以觀機变。卷之,則自勝; 舒之,則勝人。察之,則無形; 用之,則不極。《易曰》: 「陰陽不測之謂神。」而陰符象之矣。

敘言大意是說出,聖人要保之於心(靈台),那是充滿靈氣的平台,去觀察機會在何處及何時出現,而又要收藏自己起來,像敘言二所說的[君子藏器於身, 待機而動]。

而「卷之者」的利用收藏,引伸說明是憑自己去戰勝自己的慾望; 「舒之者」的乘時而打開自己,正好說出當真正要出手時, 必定會可以戰勝別人; 不過别人從來都看不透你,而一旦出手就要達成目的,卻不会走極端反而是要恰到好處呢。

易經繫辭曰: 「尺蠖之屈,以求信也; 龍蛇之蟄,以存身也。」尺蠖的弯曲,是為伸展前進; 龍蛇的蟄伏,是為了保存自身,正好是「卷之」和「舒之」的運用。而易傳繫辭所言的「陰陽不測之謂神」,正好是對「察之則無形,用之則不極」的最恰當詮釋了。

以股票市場為例, 很多人都會由預測大戶的動向作為投資的方向, 不過真正的大戶可能隱藏於密, 察之則無形。 就以美股為例, 美國聯儲局主席的言論經常令股市大幅波動, 但誰人會知道真正大戶是誰, 及不知他會何時出言; 不過他的言行, 卻是[用之, 則不極], 每每恰到好處, 令市場措手不及, 真是陰陽不測之謂神的境界﹗

黄帝陰符經之天機經敘言()

前文對天機經的敘言㈠已作簡述:

「有機而無其人者,敗。有其人而無其道者,敗。

故易曰: 即鹿旡虞,惟入于林中,君子幾,不如舍,往吝。」

人生失敗容易成功難,當「機」到了而不懂得運用,沒有掌握的人就敗了。有些人接近到機而沒有资源或實力,道法還未夠正,還是敗。

因此天機經序言二有曰:

「故聖人觀其時而用其符,應其機而制其事,故能運生殺於掌內,成功業於天下者。

《易曰》:「君子藏器于身,待時而動。

易經透過極深研機去探索事情,但機微是否符合客觀還境及時勢,尚待觀其時而用「符」。「符」者符合,符應,人得對時,機也得對,道也得對,那才是符。而「觀其時」,看時機及時勢,還要合適与適時。

不過事情的重点在「應其機而制事」,要争取主動權,對事情定下規範,把資源掌控在手上,才能成功業於天下。但是不能像易經大過卦般方式行事,由於出於一時鲁莽及衝動,令自己失去主動反变成被動一方。

繫辭下傳有言道。易曰:「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,獲之,旡不利。」孔子解曰: 「隼者禽也;弓矢者器也; 射之者人也。君子藏器于身,待時而動,何不利之有,動而不括,是以出而有獲,語成器而動者也。」

周易解卧二爻: 得黄矢,貞吉。正好比喻把黄金箭藏起不用,直到最後上六爻「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」,達到「君子藏器于身,待時而動。」

何以上六爻在解決問題上如此重要,因為上六爻失手便变成上九爻,全卦由雷水解卦变成火水未濟卦了,大家可知解決問題的時機与藏器於身,其實是同等重要呀!

黄帝陰符經之天機經導言 ()

近期政治股壇風雲色变,亂世似乎是易經乘時而起的哲學思想。不過,陰陽家的鬼谷子也是另類亂世謀略。而道家也有陰符經及天機經,与老子道德經看齊。但陰陽之道較難解讀,陰符經較深奥大家不妨由天機經入手。

易經高人劉召祖先生,最近出了一本黄帝陰符經,書中對天機經中的「機」,有很多深入淺出解釋,經中更引用屯卦六三爻,令人對周易繫辭中的極深研機,有更深入的理解。

在天機經的敘目對「機」有言曰:

「 有機而無其人者,敗。

有其人而無其道者,敗。

故易曰: 即鹿旡虞,惟入于林中,君子幾,不如舍,往吝。」

當機會出現的時候,因為無人能見到機會已在身边,讓它擦身而過失機所以致敗。 但當有人見到機會出現的時候,往往因為其人過份自負,不懂如何利用機會,故此也會失機而敗。

不過有很多時候,許多人因知「什広是機會」而敗者更多。故天機經引用屯卦六三爻的,反映很多人未找到機會所在,便貿然作出行動,最終都是失敗告終。他以狩獵者刭山林捕捉鹿,在沒有山林领航人带领下,便貿然入到滿佈猛獸的森林,不考慮存在風險,最後迷途而困於林內。

其實問題關鍵在人們心中,往往以為自己的能力可以駕叙環境,以為成功十分容易,皆因他們在六三爻上,認為”小变”便成為成大業的既濟卦,不明或不懂得君子要知「機」,即是懂得何時可進,何時不應亂進保存實力。

最近,無論在政治改革或投資巿埸上,都見到很多领導或投资者不知機,或自信能控制掌握眼前機遇,但最後都落荒而逃,唉真的很可惜呀!在此奉勸投資者不要只看到機會存在,卻不懂危機也与你同在。

易學玄薇 – 2024 2 6

立春日- 六壬神課

九運立春日酉時,辰酉合金,六壬盤三傳遞生亥水生寅木,寅木生已火,已火又生日柱戊土,本來是甚好的時局。

可惜末傳巳火見空亡,以致不能生戊土,今年房地產看來不妙,雖然有水生木(甲辰年)去推個樓市(辰土),但火卻燒不起來。

易學玄薇2024 02 04

跑馬祟禎鑄幣「闖」的禍

明朝祟貞皇帝當年出的「跑馬幣」,竟然预言了明朝滅亡的出現。

原來這個有馬圖象鑄造的流通幣,此「馬」也与玄學扯上關係,因為明末的「闖王」李自成有「馬」字,他將祟貞王迫死。

若果話明朝覆亡与玄學有關,不如講祟貞的名字「貞」出咗錯。周易乾卦:「元亨利貞」,由朱「元」璋開始,到祟「貞」自缢而亡,又合乎天道循還!

還有祟貞晚年「祟」洋用洋人傳教士改寫曆法,也有点「萬曆」年玄機。當時的西來傳教士湯若望為崇禎修編天文曆法,後來他卻成為清朝首任欽天監,真是何其巧合!

易學玄薇 – 2024 2 3

甲辰年金融事件簿甲辰年(1965)

香港華資銀行擠提事件序幕 (奇門+六壬)

明年是甲辰年, 初一是甲辰日,按通勝解辰為龍,故初一是代表一龍治水,故此與水有關行業要留意了!

翻查60年前的甲辰年, 年尾時香港開始出現銀號(小型銀行)倒閉事件, 根據維基百度的資料, 事件發生在1965年1月26 至30日, 即是甲辰年農曆十二月。

由奇門盤可見此為反吟局,時干為己落在離宮白虎,內有杜門及天蓬星,杜門為閉塞,天蓬與白虎莫非皆亂局 ! 而決定破產應在29号晚上,即是癸未日戌時,剛巧地支見辰戌丑未四辰冲局,不妙。

再從六壬盘分析,三傳原來皆吉,酉金再生日柱癸水,可惜酉金見空亡,最後資金不足下,於第二天宣布破產。

隨後在2月6日年初五, 廣東信託銀行出現擠提下揭開序幕…

華資銀行擠提潮 (資料來自維科百科)

1965年1月26日,有消息傳出小型銀行明德銀號發出價值700萬港元的美元支票遭拒絕支付,存戶對該銀號的信心即時受到打擊,引發擠提,大批存戶通宵達旦到明德銀號提款。

1月27日政府接管銀號,經審查帳目後,到1月30日明德銀號因爲對地產過度放款,資金鏈斷裂而宣告破產。

明德銀號破產引發市民對華資銀行的憂慮,擔心存放在銀行的血汗錢化爲烏有。2月6日,廣東信託商業銀行同樣發生擠提。

洛書幻方 (上)2024 02 02

洛書九宫圖由三列矩组成,左右上下對角相加皆為15。而洛書九宫分别由九乾,四巽,三震,八艮,二坤,七兌,六乾及坎一,後天八卦分佈。

宋學者楊輝以幻方排列组合奇妙規律,他說:「九子斜排,上下對易,左右相更,四維挺出。」原理而成洛書生成圖。

「九子斜排」就是從一到九這9個數,從左上到右下斜著排下来。

「上下對易」就是把第一行的一和第三行的九的「上下」位置對調。

「左右相更」就是把第一行的三与第三行的七的位置「左右」對調。

四維挺出指二,四,六,八位置不变,但挺出一行而第二行不变。

清代李光地在周易折中,再對楊輝表述作新的詮釋: 「陽動陰靜」。

因為上下左右的一九三七這四個都是陽數,而四維挺出的二四六八都是陰數。

而因一三五七互相對調位置是「陽動」,而這是二四六八這四個數一直保持不動,是「陰静」。

楊輝更將此幻方改成九九圖,將九九圖還原為三次幻方後,其上下对角總和都是1107,十分奇妙,而且洛書的三階幻方,可以有八種不同的变化。

有位占星高人說,風水師以幻方形式,將恒星放入廿四山八卦內是不可能的,因為歲差影響了位置云云,他可能以三階幻方為例。

但從楊輝的《九九圖》可变出9個3階幻方,內裡大有乾坤(九宫飛星?),留待大家發掘。

洛書幻方(下) -2024 2 -2

洛書幻方被公認為世界上最早由中國發明的幻方。

這個幻方可出現8個不同组合,对角,上下,左右相加都是十五。由中國數學家楊輝首先打開這個謎底。

二四六八為四隅,後天八卦上它們分别坤㈡在西南,(四)在東南,乾㈥在西北,及艮㈧在東北。

由幻方中見四隅不变,羅盤廿四山也見乾坤艮分別在上面此四方位,真是有点玄妙。

三層幻方一三五七是陽動,而二四六八是陰静。五層或奇數幻方的中間成十字架形態,都是陽動的奇數為主,一個井然有序的圖案。

到了清初,英國人李約瑟來華,又發現三層幻方,陰陽相盪下出现另一圖象。

分別是由左上至右下:4 +9 + 5 + 1 + 6 =25。

及右上至左下: 2 + 7 + 5 + 3 + 8 =25。其形態似佛教佛象中的符号 。

但是. 若從另一個方向相加 : 4 + 3 + 5 + 7 + 6 = 25

2 = 9 = 5 + 1 = 8 = 25, 便截然不同變成納稅黨徽號了。

可見洛書幻方的变化及箇中玄機處處了。

河圖洛書象理解讀 2024 02 01

日月三合九重八柱十二分圖 – ()

屈原《天問》與《日月三合九重八柱十二分圖》

河圖洛書以畫圖形象作義理化,由圖形的豐富內涵表達易經的象數,而《日月三合九重八柱十二分圖》更以圖像解答楚原的《天問》。

楚大夫屈原的「天問」是一篇奇文, 他以非凡學識和超卓的想像力, [天問]中一口氣向天問了170個問題。內容以天地宇宙來源為主,而文中引用了很多《山海經》的典故。

明末清初著名版畫家蕭雲從,嘗以[日月三合九重八柱十二分圖]解答屈原的「天問」,他藉由運用圖畫對[天問]中的宇宙, 天體等形成疑問逐一的回答。

《天問》初段關於天道原文如下:

[遂古之初,誰傳道之?上下未形,何由考之?冥昭瞢暗,誰能極之?馮翼惟象,何以識之?明明暗暗,惟時何為?陰陽三合,何本何化?]

這十二句的大意是天地還沒有形成之前,宇宙的產生是從什広去考定。及至陰陽二氣錯综变化而生宇宙,它們誰是本體,誰是变體,又是如何具體轉变呢?

而對宇宙本源是什麼,《日月三合九重八柱十二分圖》則是用八卦區分了太極陰陽魚圖形做出回答: 「白的陽魚在上表示天,黑的陰鱼在下表示地。」

他以四條直線把太極圖分成了八塊,表明了八方,也是乾坤兌艮震離坎所在的位置。這樣一個太極就是宇宙萬物的本源。

而太陽在左面(東方)內有烏鳥,在右方有月亮(西方)內藏有兔,日月与上面的太極圖的黑白,陰陽迎合。「三合」就是太極与日,月的契合以及品字形的佈局,具體反映了「天道」產生的本質和格局。

河圖洛書象理解讀 (二) – 2024 02 01

屈原《天問》與《日月三合九重八柱十二分圖》

屈原在《天道》跟著問的是天地形成傳說中的「九重」,「天極」,「八柱」等懸案。 其大意是: 上天 傳統的體制傳說有[九重](), 是誰人去量及加以區分的? 又是誰開始把它建築的? 上天的兩極的固定點又設在哪裡?

「九重」一是指九重天,古人認為天有九層,《淮南子 天文訓》曰天有九重,二是借指九野,是古人對天空劃分的九個區域。《吕氏春秋 有始覺》指九天中央為鈞天,東方曰蒼天,東北曰變天,北方曰玄天,西北曰幽天,西方曰顥天,南方曰炎天,東南曰陽天。

屈原對八柱即天的八方有以下的疑問,八根支撐天柱既然分佈在宇宙八方? 為什麼東南方會缺陷傾塌? [九重]上天相應的九野受邊緣在何方,它有多少角落又有誰能夠知道它的數量?

而「日月十二分圖」的圖象以八柱相對八方,以先天八卦代表,由太極生两儀,两儀生四象再生出八卦,「地道」就是以圖中間的《洛書符》表達,再配以八卦從下方的「一」宫即八卦中的坎卦開始,到上方的「九」宫即八卦中的離卦來結束,形成一幅奇妙的「一筆劃」。《洛書符》一層的八卦表示地上的四面八方,再外一層十二生肖動物。

天問的第三段大意是天地運行周而復始, 究竟在什麼地方開始重合呢? 為什麼把天分成十二等分? 日與月會依託在什麼東西上面? 這個十二等分以十二生肖去表達,以陰陽為主由鼠至豬排列。

根據宋代洪巽的《暘殿漫錄》記載: 十二種生肖動物按足趾奇偶排列,因鼠前足四趾為偶,後足五趾為奇,故排在最前,而蛇無趾卻两舌為偶(),而其它動物的足趾例如牛為四趾故為偶,跟著鼠()的後足五趾了。

若以天文學來定十二時辰,按照12種動物的活動時間來分列時辰,老鼠每在深夜入才出來活動,所以稱「子鼠」,牛習慣夜間丑時吃草,農家常在這個時辰起來喂牛,故稱「丑牛」,但雞在太陽落山時在窩前打轉,所以稱「酉鷄」而非「卯鷄」因卯時兔子出窩,喜歡带有晨露的野草。

在「日月十二分圖」最外圍的是廿八星宿的星官,它与地道的九野對照,由天空星宿(天道)支配地下的分野,回應屈原《天問》天地形成的人間外貌由来。

《丙丁龜鑑》– 2023 12 27

近日, 很多玄學學者提及過去丙午及丁未年的歷史, 今天不如齊來考究[丙丁龜鑑]的故事 ! 它的作者柴望是一位傳奇人物!

柴望,字仲山,生於南宋嘉定五年(1212)。自幼天資穎異,5歲時便可出口成章,過目不忘,熟讀《詩》,《書》,諸子百家無不研究。28歲時入朝為官,供職中書省。公元1246年, 柴望34歲的那一年元旦,發生了日食。古人對天象都是非常重視的,認為這一奇特天象一定預示着什麼。

宋理宗下詔要求朝廷官員對此直言,發表自己的看法。就這樣,柴望聞詔,編著了《丙丁龜鑑》上奏皇帝。丙丁就是指丙午年和丁未年。龜也就是龜甲,古代人常用龜甲來占卜。鑒的原意是鏡子的意思,這裏想表達的是以史為鑑。

書中柴望總結了自秦昭襄王五十二年,也就是公元前255年,到五代後漢天福十二年,公元947年,這1200多年間的21個丙午丁未年份,這些年份國家大多發生過厄難。 也就是張繼先天師曾經提出的赤馬紅羊之厄。

柴望的這本《丙丁龜鑑》原本就是希望皇帝能夠居安思危,勵精圖治,不要犯古人曾經犯過的錯誤。可沒想到,奏摺呈上去之後,直接惹得龍顏大怒,柴望以「妖言惑眾」之罪被逮下獄。最後幸得多位朝臣上書求情,才保住了一條小命,回歸故里,過了30年的隱居生活。

在《丙丁龜鑑》這本書之前,沒人發現原來歷史存在如此多的巧合。比如說,公元前195年, 丙午赤馬年, 漢高祖劉邦駕崩,此後呂后專權十多年,也正是她,開啟了漢朝外戚專權的先河

公元167年,丁未紅羊年,東漢桓帝駕崩,漢靈帝即位,東漢從此衰亡。如今反觀當時的歷史,東漢滅亡的直接原因是漢靈帝的昏庸,在位21年,毀掉200年基業。先是黃巾之亂導致四方兵禍頻發,再是黨錮之禍,清流與宦官明爭暗鬥。清流希望能夠掃清漢靈帝身邊的小人,漢靈帝卻寵信宦官,對清流士人階層瘋狂打擊。最終導致忠臣對皇權徹底失去了信心

公元226年,丙午赤馬年 ,魏文帝曹丕在位僅7年,於40歲就駕崩了。此後魏明帝即位,國內政權非常不穩定, 司馬懿受命託孤輔政,這就給了司馬家族篡權的機會。可以說此後司馬氏滅掉曹魏,源自此年。

公元826年,丙午赤馬年,登基之後根本不把國事放在心上, 整天忙於玩樂的唐敬宗,在這一年被宦官所殺,被殺時只當了短短兩年的皇帝。公元947年,丁未紅羊年,遼朝皇帝耶律德光率領遼軍進攻至後晉首都汴梁,數萬士兵城下高舉火把,殺聲震天動地,後晉皇帝石重貴欲引火自焚,後被遼軍所俘,後晉王朝至此滅亡。

柴望的《丙丁龜鑑》到這一年份就結束了,但是歷史的長河還在滾滾向前。

公元1366年,丙午赤馬年,朱元璋率領起義軍佔領淮南、宿州、徐州、高郵等地。這一年還發生了山西汾州地震。公元1786年,四川康定南發生7.5級地震。大渡河沿岸瀘定、漢源等地發生巨大山崩,壅塞大渡河,斷流10日。幾天之後,大渡河潰決,高數十丈的河水洶湧而下,樂山、宜賓、瀘州、沿江一帶居民有十幾萬傷亡者

離我們最近的下一個赤馬紅羊年,正是幾年後的2026年2027年,這一年我們又會經受怎樣的考驗呢?